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
  期刊
  出版年
  关键词
结果中检索 Open Search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显示/隐藏图片
超低渗透油藏水平井二次压裂技术研究与应用
达引朋, 杨博丽, 苏良银
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    2017, 30 (4): 48-54.   DOI: 10.3969/j.issn.1006-396X.2017.04.010
摘要441)      PDF (3334KB)(348)    收藏
华庆X油藏为典型的超低渗油藏,为了提高单井产量,采用以水平井为主的开发方式。但随着开发时间的延长和生产过程中压力、温度等环境条件的改变,部分水平井单井产量递减快,开发效益逐渐变差,急需要通过二次压裂恢复或提高单井产量。目前,国内水平井二次压裂尚处于起步阶段,为此,在通过对国外水平井二次压裂技术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华庆X超低渗油藏储层特征和水平井低产原因,开展了二次压裂增产潜力分析、工艺优化及配套管柱研发,形成了以“体积复压为主、加密布缝为辅”的老井二次压裂工艺技术。现场试验表明,6口井的增产效果明显,为超低渗改造水平井提高单井产量提供了技术借鉴。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薄互层剩余油压裂挖潜工艺技术研究与应用
苏良银,卜向前,达引朋,黄 婷,顾燕凌,段鹏辉
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    2017, 30 (3): 56-60.   DOI: 10.3969/j.issn.1006-396X.2017.03.010
摘要604)      PDF (2469KB)(283)    收藏
        鄂尔多斯盆地某特低渗透油藏纵向上主要发育K1、K2两层,层内隔夹层发育。但经历20多年的开发后,受层间隔夹层和非均质性影响,前期采用以老裂缝充填和延伸为主的重复压裂工艺动用层间剩余油不明显,措施后含水率上升且单井增油量逐年下降。基于储层剩余油分布类型,剖析了储层纵向上剩余油分布界限和增产潜力,开展了储层纵向上地应力和储层物性变化研究,采用正交试验设计原理对比评价了影响重复压裂裂缝高控制的主要影响因素,提出了“水力喷射器+K344单底封”重复压裂工艺,并应用全三维压裂软件优化了储层关键参数。在某区特低渗透油藏现场应用10口井,试验井日产油是投产初期的近1.5倍。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低渗透油藏中高含水油井增产技术研究与应用
达引朋,任雁鹏,王玉功
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    2012, 25 (1): 52-56.   DOI: 10.3969/j.issn.1006-396X.2012.01.011
摘要589)      PDF (291KB)(476)    收藏
长庆油田储层属于典型的低渗透,需要注水进行开发,随着开发时间的延长,部分区块进入开发中后期,油井含水不断上升,给油井增产改造带来了很大困难。通过对长庆低渗透储层特征、开发现状、见水原因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室内研究,形成了注水井深部调剖、油井堵水、堵水压裂、裂缝深部暂堵酸化等中高含水油井增产技术。目前在现场应用61口井,取得了较好的措施效果,为长庆油田低渗透储层中高含水油井提高单井量进行了有力探索。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